六日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245章 受邀赴约

第245章 受邀赴约(1 / 1)

没有细聊新房子,只是找了个由头转移话题而已,接着,又参考工作室里那群姑娘们在岛国休假旅行时的经历和见闻,勾起了精灵女孩们对于休假的向往……

在苏谨言不露痕迹的话术引导下,精灵女孩们渐渐的从‘节目即将结束’的伤感中挣脱出来,心情也渐渐的平静下来,恢复到了日常状态。

头一天动作制作糕点,第二天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抛开一些细节部分不提,总体上来说,本次的拍摄计划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已经形成了默契的工作人员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一帆风顺的结束了拍摄,在赶工两天搞定了后期剪辑之后,苏谨言抽出时间来,受刘子安的邀请,去参加了一场原本不在他计划之内的庆功会。

三个月前,通过刘子安的推荐,苏谨言接了个活儿,写出了《难念的经》、《笑红尘》以及《鸳鸯蝴蝶梦》,并将其递交给了正在为电视剧主题曲发愁的着名导演冯国昌。

当时,《金城玉剑》的拍摄工作刚刚结束,距离上档播出还有一段时间。

没播出,自然也谈不上观众反馈,所以,在拿到了应得的那份报酬之后,苏谨言便将这件事情忘在了脑后,没有继续关注后续发展。

光顾着忙碌自己这一摊子事儿,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此时再回过头来,苏谨言这才发现自己给《金城玉剑》写的那三首歌不仅已经红了,还悄摸摸的完成了一个壮举。

壮举?具体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还要从冯国昌的行事原则说起。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电视剧导演,冯国昌向来都很重视剧集本身的质量。当其他导演因为资本方的要求,或主动或被动的降低标准时,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态度,从来不会因为‘加钱’就降低对演员们的要求。

在道化服这一块也是如此。当别的剧组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付演员们出演费的时候,冯国昌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即支付出演费的资金最多只能占到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多一分钱都没有。

以《金城玉剑》为例。哪怕有好几位投资人提出了‘使用流量明星出演主角’的要求,甚至还提出了‘不答应就撤资’的威胁,冯国昌也丝毫没有动摇——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老子这么大牌的导演,还差你们几个投资人?要撤赶紧撤,正好给我留点儿份额,我还可以做个人情。’

就这样,有两三位投资人撤资走人,换成了另外几位看好冯国昌的款爷过来顶替。至于剧组的话语权,还是牢牢的把握在了冯国昌的手里。

不说一言可决,但也差不多。

在冯国昌的主导下,《金城玉剑》这部戏放弃了最近几年盛行起来的‘浮华’路线。简单来说,就是撇开了古装偶像剧的那份艳丽,多了些历史正剧才有的厚重感。

这一改变,确实提高了剧集的整体质量,但让人无奈的是,已经吃惯了‘快餐’的观众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感受到冯国昌的诚意,反倒是因为前几集中某些片段所展现出来的压抑和现实,对这部戏产生了抵制心理。

前几集的收拾率真的不算高,这一结果让冯国昌是既郁闷又担心。

就在冯国昌担心观众们坚持不住,收视率会在剧情迎来转折之前先一步崩盘的当口儿,一道光从天而降,给他带来了一线曙光——剧集本身褒贬参半,但随同剧集一块儿公开的主题曲和片尾曲,却是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推崇。

先是《难念的经》,然后是《鸳鸯蝴蝶梦》,最后是被热心观众从剧中截取片段拼凑出来的《笑红尘》,这三首歌竟然先后登上了新歌排行榜的前十名单,尤其是《鸳鸯蝴蝶梦》,它甚至在榜首的位置上坚持了整整两周之久。

明明是电视剧的主题曲、插曲以及片尾曲,却在榜单上压制住了那些歌手们正儿八经发布的新歌,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这三首歌都火出圈了。

好奇这三首歌是哪儿冒出来的,一些人闻着味儿找上门来,成了《金城玉剑》的新观众。有了这群人补位,正好填上了那些弃剧而去的观众们留下的空白,加加减减,收视率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反倒是拉了一条小阳线,出现了小幅的增长。

避开了众口铄金导致的崩盘,迎来了压抑后的昂扬。终于,《金城玉剑》的好评多了起来,观众们对这部戏的感观也发生了改变。

收看人数越来越多,热度也在打着翻儿的往上涨。等到剧集播完,再回头看看整体收视率,竟然排到了年度前三的位置上。

比自己预想的结果还要更好一些,冯国昌怎么可能不为之兴奋欢喜?再想想,能熬过那一处最困难的关卡,都是托了苏谨言那三首歌的福,于是,在邀请亲朋好友举办庆功宴时,冯国昌毫不犹豫的将苏谨言视为了主宾之一,并亲自写好了邀请函,托刘子安给他转交到了苏谨言的手中。

“就是这儿吧?”下午三点多,苏谨言和刘子安结伴来到了举办庆功宴的地方。

“嗯,是这儿没错。”知道苏谨言为什么怀疑,刘子安笑着解释道:“剧组里已经办过一次庆功宴了。这次是冯导个人组织的小聚会,受邀过来参加聚会的,差不多都跟你一样。”

“跟我一样?”品味片刻,苏谨言笑了起来:“你是指没有正式加入剧组,同时又在《金城玉剑》这个项目上给他帮过忙的人么?”

“嗯,差不多吧。”刘子安点点头:“因为人数不多,又都是朋友,所以冯导特意找了个没那么大,比较安静点儿的地方。”

“原来如此。”抬头再看了一眼店外的招牌,苏谨言抬起胳膊:“那走吧,别让冯导等太久。”

给了个淡淡的微笑,刘子安伸出右手,挽住了苏谨言刚刚弯起来的左胳膊。

这是一家位于京郊的农家乐,要说门脸,真的挺简陋的。别说跟经常用来举办大型宴会的酒店大堂相比了,就连城里那些面向工薪阶层的地方菜馆都比不上。

为什么苏谨言刚才会心生怀疑,就是因为这个农家乐的门脸实在太接地气,看起来真不像是什么好地方。

可走进院里,在服务员的带领下穿堂过屋,到了后边接待客人的地方,苏谨言这才发现原来这里别有洞天。

小桥、流水、人家。

看起来很质朴,但在各个细节上却透着一股雅致悠然的韵味。尤其是不远之外,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有一座观景赏鱼的暖阁……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色犹如一幅田园风光画,而那座暖阁,就是整幅画中的点睛之笔。

“冯导,好久不见。”沿着木板搭成的小桥来到暖阁门前,见到了迎出来的冯国昌,苏谨言伸出手,笑着打了个招呼。

“是有段日子没见了,苏老弟,来来来,里边坐。”

很随意的冲刘子安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冯国昌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苏谨言的身上。或许还够不上倒履相迎,但这份热情,还是超出了苏谨言本人的预料。

不等适应,已经被冯国昌领进了暖阁里边。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有些客人已经先来了,这会儿都在暖阁里坐着。不用苏谨言询问,冯国昌已经先开了口,主动替他介绍开了:“这位是魔都卫视电视剧部门的刘主任。这位是嘉祥传媒的黄中魁黄老板,这位是……”

有电视台的高管,有投资方的老板,有大学里请来担任顾问的教授。就如刘子安所说的那样,这些人都不是剧组中的正式成员,但却在这个项目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功劳都不小。

另外,还有三位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演员。他们跟刘子安一样,都是冯国昌找来的陪客。

“你好,你好~。”挨个儿握手,打了一圈招呼,好一阵子之后,苏谨言才在冯国昌的招呼下坐了下来。

不用冯国昌使眼色,刘子安已经拿起了桌上放着的小茶壶,给苏谨言面前倒了杯茶水——在暖暖工作室或者家里,刘子安是老板或姐姐的身份,用不着给苏谨言端茶倒水。但在眼下这个场合里,她只是剧组里的一位演员,是冯国昌以导演身份叫来的陪客,主动点儿帮忙招呼客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子安姐,我自己来吧。”

“没事。”

旁人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想法?如果是不知情的,或许会误会两人之间的关系。

但现在在场的这些人,却是没有那些想法。这不,看到两人的互动后,魔都卫视的那位刘主任立刻接着机会,笑着搭了句话茬:“早就听说苏导和刘小姐是很亲近的姐弟关系,今天一见,果不其然啊。对了,刘小姐,听说咱们这部戏的主题曲,就是通过你的关系找苏导帮忙写的?”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