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287章 上了年纪的老钓友

第287章 上了年纪的老钓友(1 / 1)

钓上了一尾个头不小的鲫鱼,正想摘钩把鱼赶紧放进篓子里,突然听到身后有人搭话……

幸亏挂着耳机,一直在听相声段子。若是在非常安静的状况下突然听到这么一嗓子,即便是苏谨言,也有可能会被吓一大跳。

转过头来,苏谨言看清了来人的形象。

这是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小老头,看起来像是有个七八十岁的年纪。个头不高,大概也就一米六多点儿,身上穿着件厚厚的大棉袄,头上戴着顶灰黑色的鸭舌帽,脚上是一双同样很保暖的棉鞋。

见这位老人腋下夹着一根竿子,苏谨言心里有了猜测,笑着打了个招呼:“大爷,你也是来钓鱼的啊?”

“是啊。”老头儿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迈开步子朝苏谨言走了过来:“难得有个好天气,出来转转,晒晒太阳。”

搭上话的同时,苏谨言已经摘掉了塞在耳朵眼里的耳机。虽说也可以在手机上关掉播放软件,但面对一位老人,挂着耳机跟他说话到底还是有些不礼貌,家教很好的苏谨言可不会犯这种错误。

“钓了几条了啊?”老头儿来到苏谨言的身边,探头往他放在水里的鱼篓中看了一眼。

只有一条,数量是有点少,不过,一斤半左右的鲫鱼,也可以算得上是很不错的收获了。

“哟,这么大的鲫鱼可不多见。”拍了拍苏谨言的后背,老头儿笑着夸奖道:“小伙子,你这技术可以啊。”

“就是瞎钓,运气好。”苏谨言挠了挠头:“我拢共也没钓过几回,经验技术什么的,真谈不上。”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啊。”老头儿笑呵呵的说道:“上回我们几家人一块儿去云岭水库那边钓鱼,连我在内,所有自称老手的人都没钓着大鱼,反倒是我一个老伙计的小孙女,钓上了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你说说,让人上哪儿说理去。”

“云岭水库?”

听到这个名字,苏谨言觉得有些耳熟,再想了想,不就是距离二道河村没多远的一个大型水库么?

想起村里李大叔和沈大妈说过的话,苏谨言眼中露出了几分惊讶:“没记错的话,那个水库好像是归武警部队管辖,别说钓鱼了,靠近都不行吧?”

上京市周边没有大型河流和湖泊,为了确保市民们的生活用水,国家投资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引流供水。在这一张水利供给网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节点,其中就包括了老头儿话里提到的云岭水库。

关系到上京市的水源供给,云岭水库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才会有武警部队驻守在附近,对其进行军事化的封闭管理。

“普通人确实不让去,我那个老伙计是部队里退下来的。”

随口带过这件事,老头儿解下了背在背上的小包。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摆弄的,三两下的功夫,这个小包竟然支棱起来,变成了一个底下带有储物袋的小马扎。

“不介意我在你边上找个地儿吧?”看着苏谨言,老头儿很有风度的先问了一句。

有些人钓鱼是为了鱼,他们往往不太喜欢跟其他钓友凑在一块儿。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其他人来分享自己占下的鱼窝。反之,有些人是为了钓,享受钓鱼过程中的悠闲自在。对于这样的钓友来说,若是垂钓之时边上能有个伴儿陪着闲聊,简直再好不过。

所以,在有经验的钓友们之间,已然约定俗成的形成了一条规矩——若是想要临时组个队,必须要问问先到的那位是否乐意。绝不能不打招呼就坐下来,蹭别人已经打好的鱼窝子。

“您随意,不碍的。”钓上了一条大鱼,战果已经足够丰厚了,苏谨言当然不会介意身边多个人。

“呵呵,那我就不客气了。”

从马扎下边的储物袋里掏出了一堆零碎,在鱼线上绑好浮漂挂好钩,又捻了一团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做成的鱼饵挂在钩子上,不大会儿,老头儿坐在小马扎上,悠哉悠哉的甩出了第一杆。

这一边,苏谨言也在忙着往鱼钩上挂饵——老头儿整理‘阵地’的时候,他已经甩出了一杆。或许是恰好落在了一条大鱼面前,又或许是挂住了人工湖底的水草,总之,鱼钩刚入水,便引来了一阵波动。于是,苏谨言忙不迭的提起了鱼竿……让他失望的是,钩上并没有鱼,饵料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还能怎么办?重新再挂一个呗。

“你这用的什么饵啊?”想着自己这边应该没有这么快上鱼,老头儿兴致勃勃的看着苏谨言往钩子上挂饵:“自己配的料么?还是直接从店里买的啊。”

“店里买的,二十块钱一包呢。”苏谨言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笑着说道:“人老板说这是他们家家传了好几代的配方,吹得挺悬乎……说实话,我本来是不信的,不过看刚才钓起来的那条大鱼,可信度貌似还是有一些的。”

“是么,能给我看看么?”苏谨言这话说的,老头子也忍不住好奇起来了。

“给。”拿起装着鱼饵的小袋子,苏谨言一边给老头子递过去,一边顺势站起身来,转身比划两下,再一次甩出了鱼竿。

嘟的一声,坠着鱼饵的钩子再次落入水中,在平静的湖面上散开了一圈圈的涟漪。

转过头来,看着还在闻鱼饵的老头儿,苏谨言笑着问道:“大爷,闻出来里边加了什么料么?不瞒你说,我刚才也闻了好一会儿,除了那点儿淡淡的酒气,其他什么味道都没闻出来。”

“酒香的话,应该是红枣酒。”先是很有把握的回了这么一句,然后,老头儿的脸上又露出了几分疑惑和不解:“玉米、黄豆、白面,没猜错的话,应该还有鸡精和白糖……emmmm,辅料倒是好判断,就是这个主料……到底是啥呢?闻着很熟悉,怎么就是想不起来呢??”

店老板自称传承了好几代的这一款自制配料,根本就没有那么久的历史,从这份饵料的配方就能得到证明——老头儿没猜出来的主料,其实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猪饲料而已。工业化大量生产出来的猪饲料才出现多少年?以它为主料配制出来的鱼饵,又哪里会有那么久的历史。

至于老头儿为什么会熟悉猪饲料的气味……这就要从老头儿的身份说起了。

这位个子矮矮的小老头,姓尚名宝坤,几十年前有个艺名叫做小彩旗。

只有作艺的人才会取艺名,那这位尚宝坤老先生到底是干哪一行的呢?说来也巧,刚刚苏谨言听得那几个段子里面,就有一个是他当捧哏与搭档合说的。

没错,这位大名尚宝坤艺名小彩旗的老先生,就是一位传承有序的传统相声演员。

有名有号,不缺上门求艺拜师的徒弟。除去那些吃不了学艺之苦中途放弃的,以及那些半道转行去地方曲艺协会当官的,在老先生教出来的徒弟之中,有四位闯出了名号,成了相声行里的腕儿。

而在这四位之中,恰好有那么一位,与平行世界里的于千有着同样的爱好。

别误会,不是抽烟喝酒烫头这三样,而是养个动物办个园子。

做徒弟的,在上京远郊置办了一块地,把园子弄得跟山庄疗养院似的。尚宝坤这位当先生的,跟着享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这不,过年这段时间,老先生一直住在徒弟办的那个园子里,整整享了两个月的清福。

不是个坐下来就不想动弹的性子,老先生闲极无聊时,也会去园子里转转,逗弄一下徒弟养的那些个小动物。养马养牛什么的,以老先生的体力肯定干不来,但给小猫小狗小香猪之类的小玩意儿喂个食,老先生还是挺乐意的。

养过小香猪,还亲手喂过食……他为什么觉得鱼饵中的主料闻起来很熟悉,原因就在这里。

至于为什么闻出来了却没想起来。

老年人嘛,记性差点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嗯?”大概有个十来分钟,苏谨言猛然发现老先生那根竿子上的浮漂动了两下。

生怕老先生年老眼花没注意到,他赶紧转过头来,对老先生开口提醒到:“大爷,您的浮漂动了。”

“嗯,我也看见了。”其实都不用苏谨言提醒,尚宝坤老先生已经伸手握住了鱼竿,摆好了架势,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了准备。

说时迟那时快。

水下的鱼儿终于把钩子咬实在了,见到浮漂猛然往下一沉,老先生眼疾手快的拎起了竿子。

老先生个头不高,看着瘦瘦小小的,加上又是在没有栏杆挡着的湖水边……

生怕他被这条鱼拽下水去,苏谨言赶紧来到了他的身后,告罪一声,伸手把住了他的老腰。

“小伙子,谢了。”知道苏谨言是在给自己帮忙,老先生并没有抗拒。谢过一声后,再次集中了注意力,与水底下想要挣脱的鱼儿僵持起来。

几分钟后,一条大鱼被他拽出了水,见状,苏谨言赶紧回去自己的钓位,取来了网兜,帮他把这条鱼兜在了网子里。

“不错不错,哈哈哈哈,看看我这条,不比你的小吧?”

最新小说: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