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监国公主列传 > 二十七回 投武昌倍受冷眼

二十七回 投武昌倍受冷眼(1 / 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投左良玉的徐孚远和钱熙。这个任务却是异常的艰巨。左良玉是部队出身,行事作风粗野狂放,完全是武夫的风格。一段时日来,拥兵自重,手握军权,使得他更加狂妄。

准确的说,左良玉这个人本身并不高调,骄横跋扈的是他的手下将领。不仅是武昌百姓受他们欺压,连附近的乡绅都是有钱就供着,没钱借钱也得供着。左良玉对手下的纵容总是那么明显。因此,这个人拥兵自重、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

二十五日,徐孚远和钱熙来到九江,二人走的是水路,这是去武昌必经之地。在未曾出发前,朱媛还特别安排他们另外一个小任务,那就是拜见九江的总督袁继咸。

钱熙虽然不知道为啥这么安排,但徐孚远却是深知其中玄妙。因为他在朝廷任官不是一年两年了,袁继咸这个人的底细,他当然清楚。

这是个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忠臣,同左良玉有一定的交情。直接来拜袁继咸,再通过他投左良玉是再好不过了,比直接到南昌找左良玉要好的多。

一则有了袁继咸的面子,左良玉会格外看待二人,二则袁继咸这人素有威望,又颇顾念民族大义,这样的朋友是必须要交往的。

然而听说总是不比见面,徐孚远跟袁继咸也没见过几次面,他是非常想见识一下这个袁继咸的。

时间不等人,徐孚远和钱熙弃舟登岸,马不停蹄的直奔总督府,砸开府门,直接送上拜帖。袁继咸虽然不在朝内,但朝廷的大事他是每天都关注的。

一听说告老的徐闇公徐孚远求见,顿时觉得这事儿有蹊跷,徐孚远既然告老了,为何不回家养老?跑我这里作甚?然而,徐孚远的大名他可是如雷贯耳,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的见一面。

当即列队迎接,袁继咸亲自出来相迎,一番客套后,延至堂屋,分宾主落座。

钱熙仔细打量袁继咸,只见一五十上下老者,鬓发有些斑白了,身形瘦削,然而眼睛却是很亮,身上素色袍子,显得干净利落。

袁继咸率先开口询问,声音洪亮:“我听说徐兄已然告老还乡了,却不知哪阵香风把您给吹到我这里了?”

徐孚远叹了口气,语速较慢:“不瞒袁都督,远确实已经告老归家,却不是因为我这身子骨儿,家里人也还好。只是这大明江山,危如累卵呐。此番前来,是想求袁大人举荐在下,到左大帅帐下谋个差事。总比在南京受气好。”

袁继咸听徐孚远这么一说,忍不住哈哈大笑。快人快语,袁继咸也不卖关子,爽朗的说道:“徐兄莫不是想投笔从戎?”

徐孚远会心一笑,道:“袁大人果然明眼人,我这心里想啥,被您一语道破。不错,远不堪朝中碌碌无为,只想找份可以为国出力的差事。”

袁继咸面上泛起红光,激动起来:"如此甚好!吾与左大帅素有交往,他帐下兵多将广,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举贤之事,小事一桩,料左大帅也会给鄙人三分薄面的。"

钱熙和徐孚远相视一笑,这事儿好办了!

“徐兄,这位年轻人是?”袁继咸看着钱熙面善,禁不住发问。

徐孚远一拍脑袋,“哎哟,你瞧我,忘了介绍了!这是夏允彝夏老夫子的亲家儿子,名唤钱熙”。

钱熙闻言,立即起身深躬拜袁继咸道:“晚辈见过袁都督!”

袁继咸道:“钱公子免礼,请坐。”顿了一下,又道:“钱公子举止文雅,想必也是读书之人吧?”

钱熙憨厚的笑道:“承蒙袁大人看得起,不才读过几本书。”

徐孚远挥挥手,笑嘻嘻的跟袁继咸说:“袁大人莫小瞧这个后生哟,我的评价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此番投左大帅,也是为了我这个世侄,是难得的治世良才。我才敢跑到袁大人这里求官。”

“哦?果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袁继咸浓眉一挑,顿时来了精神,凡是这些忠臣良将没有一个不是惜才爱才的,特别是在这个时期,人才竞争尤其激烈。特别是有军事才能的人才。

“那我得好好的考考你,你我下盘棋如何?”

徐孚远和钱熙没想到这个袁大人还是个棋篓子。刚见面就要手谈一局。

不过,论棋艺,钱熙可不输任何人,别看他只有二十来岁,自幼谙熟琴棋书画,文才了得。所以接下来的棋盘大战令袁继咸对钱熙刮目相看。他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厉害的对手,尤其还是个年轻人。人虽年轻,心却老成,行棋的作风真是四平八稳,每一子都进退有度,攻防兼备。

懂棋的人可以从下棋的方式上大致判断一个人的脾气秉性,袁继咸和钱熙下的这盘棋一直下到斜阳西下,午饭都差点忘了吃。最后二人以平局收场,袁继咸大呼过瘾。特地安排了一场丰盛的晚餐招待徐孚远和钱熙,饭桌上大赞钱熙,时不时还流露出挽留钱熙和徐孚远的意思。

不过徐孚远知道有任务在身,此行目的是为了混入左良玉部队,争取革命力量。因此,婉拒袁继咸的盛情挽留。无奈,袁继咸只好写了一封信让二人带上,去武昌大营面见左良玉。

第二天,徐孚远和钱熙辞别袁继咸,继续奔武昌而去。

临近武昌时,江面上巡逻的船只多了起来,一只兵船凑近徐孚远等所乘坐的船只,登船进行检查,为首的军官身形魁梧,满脸横肉,态度很不友善。最让徐孚远受不了的是这厮居然公然索贿。作为曾经的朝中大员,如今被一个小小卒子呼来喝去,搁谁都要怒火中烧。

那军官听说是朝中大员,却也并不惊慌,竟然是轻蔑的瞧着徐孚远和钱熙,用一种轻佻的口吻说道:“老子不知道什么徐大人,只知道到了这一亩三分地儿就得守王法。不捐兵饷就甭想上岸。”

纵使是徐孚远这般好脾气的人也是气的脸色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钱熙见来人骄横跋扈,已然看出左良玉拥兵自重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知道硬碰硬肯定没好果子吃。

于是拉住徐孚远,自己打包袱里掏出10两银子,满脸赔笑,双手递给那汉子,口中说着:“大人且息怒,我师生二人第一次来武昌,不懂规矩,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这兵饷我们捐,我们捐。”

军官接过银两在手里掂了掂,满意的咧嘴一笑,大声说:“这还差不多!”

过了这道坎儿,钱熙和徐孚远才终于上了岸,此时已经是二十八日晌午十分,二人自武昌城西面汉阳门进城。刚一进城就遇到一队军兵,气势汹汹的自西向东行去,路人摊贩皆迅速躲避,比小贩见了城管跑的都快,甚至有的连摊子都顾不上收拾。

徐孚远直皱眉,知道左良玉部队欺压百姓,却未料到竟然如此离谱,百姓见了军兵就像耗子见了猫似的。然而正因为如此,武昌城需要他们俩,至于能否游说左良玉,钱熙和徐孚远心里真的没有底。

一路打听,二人摸到了左良玉的帅府,这是一座豪华大院,正门石狮子威武雄壮,数十名手执长戟的卫兵分列大门两侧。朱漆的府门大开,有穿着铠甲的将官出出入入。

未等二人靠近,守卫已经发现了他们俩,一个黑脸膛儿的卫兵冲他们俩吆喝:“尔等何人?此乃帅府重地,没事儿别瞎闯,速速离开!”

“好大的威风!”徐孚远一声轻叹,忙上前弯腰施礼道:“这位将军,在下徐孚远,有袁继咸袁都督举荐,特来拜见左大帅。这里有袁都督亲笔信,烦请您通报一声。”

那卫兵一听是袁继咸介绍来的,不敢怠慢,喝了一声等着转身进了帅府大门。

此刻,左良玉恰在府内,一个人沏了茶,在书房消磨时间。卫兵直接把袁继咸的书信递给他,把徐孚远来拜的事儿学了一遍。

左良玉一听徐孚远来见,心中一惊,自己和徐孚远没啥交集,这人怎么这个时候来见?莫不是朝廷有了啥新动向?随后他看完袁继咸的信,又感到一点得意,原来徐孚远是没地方混了,跑这里投奔我来了啊!不过左良玉却仍有一丝怀疑,他总觉得徐孚远这么突兀的来投奔,有点不可思议。

不管怎么说,徐孚远那也是朝廷大员,又是跟东林党人有交情的,而自己又站在东林一边,再加上袁继咸推荐,这人是不能不见的。

左良玉换了身衣服,亲自迎出来。一出帅府大门就满脸堆笑,远远的冲着徐孚远抱拳施礼:“不知徐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徐孚远赶紧迎上去,回礼道:“左元帅日里万机,倒是在下来的唐突,失礼处请多海涵!”

钱熙定睛看这左良玉,已是花甲老者,须发皆白,身材魁梧,有点儿发福。

左良玉将徐孚远和钱熙接到堂屋,命人沏了茶,坐下说话。徐孚远将来投的意思跟左良玉说了一遍,当然,措辞非常的讲究,总之做到了不卑不亢。

左良玉一瞧,这徐孚远来投果然是真的,然而老头儿却没有表现出多大热情,只是哦了一声,心里说话,想跟我混的都得有两下子,这俩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懂兵法,过来还不是白吃白喝。你说你徐孚远放着大官儿不作,跑我这里混饭,这是唱的哪一出儿啊?

左良玉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徐孚远,脸上就带出了几分,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给徐孚远个什么差事,沉默良久,左良玉还是让徐孚远和钱熙稍作休息,看营里什么差事适合他们。

卫兵将徐孚远和钱熙引至一间小客房,直到掌灯时分,左良玉也没露个面。显而易见,二人被晾在了那里。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我的女友是诡异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公主万福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