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意场上,小仨一直将金斗带在身边。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www。XiangcunXiaoshuo.com提供金斗到这时候才知道,小舅子的公司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皮包公司,就是借熟人的钱去工商所税务局办理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再把人家的钱还回去,然后拎着一个公文包,到处去寻找紧俏物资再倒手转卖给需要的人,赚个差价,这就是空手套白狼,生意成不成,就靠你的信息灵不灵人缘关系好不好小嘴巴能不能说,十件生意你能做成一件就能让你皮包鼓鼓的。小仨的公司总共就三人,经理小仨、副经理金斗和一个是没考上大学的黄毛丫头,公司所在是他在一个旅馆包的一间房,黄毛丫头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房子接接电话,小仨提着皮包带着姐夫整天开着拉达在外面跑。
社会就是一个圈子一个圈子组成的,每个人一生都有或多或少几个圈子,金斗现在就进了做生意的大圈子,他们又属于皮包公司这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里的人每天就拎着空皮包,赚了钱的就手持大哥大还没有赚到钱的就在公用电话,他们通过空中的无线电波相互交流相互提供各种信息相互讨价还价,最终,一件商品经过他们一个个的经手倒卖,价格成倍的翻,每人都能笑赚一笔。自有了金斗,小仨的皮包生意赚钱的方式有了变化,他由皮包公司的小圈子逐步走向更大的生意圈子,这圈子里的人都有实力,生意上不玩虚的,和这些人打交道,赚的都是大钱。
金斗的为人和大气,赢得生意场上众多人的好感、信赖和认可。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老三届的,这一代人有着良好的根基,又经过各种运动的洗礼,能吃苦耐劳,经得起打击,机会一来他们便脱颖而出。和他们打交道金斗如鱼得水,原来认识熟悉的交情更深,不认识陌生的也成了新的老朋友,和他们做生意小仨也就格外顺利。其他的生意人也有金斗的朋友,冲着金斗,小仨准能百分百地签上合同拿上预付款。当然,更多的生意人并不认识金斗也没听说过金斗,可通过别人的介绍或在酒桌上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自然也就成了新朋友和知己。就这样,小仨的公司生意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做,赚的钱也就跟着往上翻,乐的小仨眉开眼笑,对姐夫愈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金斗下海后,一家人的确过了几年舒服日子。他每月拿着比工厂多好几倍的工资,钱多了生活就好了,生活好了人心情也就好了。
有一天,师傅给他打电话,说他还是下岗了。那个车间主任一直对金斗耿耿于怀,虽然厂长答应了金斗,让他师傅一直干到退休,可是金斗哪能比得上车间主任和厂长的关系,有人去找厂长说情,厂长就以“形势在发展,下岗也是改革的需要”把来人打发了,还说当初金斗就不该那么死心眼儿,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发扬什么风格,没有一点与时俱进的思想。师傅在电话里向他哭诉着直说对不住他,年纪轻轻的因为他下了岗,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金斗心里也难过,不是为自己,是为师傅难过,想要个全工资还是没能拿上,他劝慰着师傅,又为师傅以后操起心来。师傅说,他在路边摆了个修车摊子,每天来修车的人还挺多,挣的钱也不少。金斗放下心来,他知道师傅的技术用在修理自行车上就是小菜一碟,钱虽不多,养家糊口总还可以,他还准备以后公司做大了,自己有能力了就多帮助师傅,若是能开个工厂,一定把师傅请来。
金斗和师傅通了电话,心里有些不好受,他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已有好长时间没回小院了。
有一天,金斗回去看父亲,他看见妹妹在偷偷的抹眼泪,一问才知妹妹要结婚,男方却没有婚房,后妈就不同意。金斗见不得妹妹抹眼泪,就把自己的过渡房让给了妹妹,一家人就搬出了小院。这一搬,就再也没有搬回去。
金斗一家住在了公司包的客房里。虽然客房还不能完全成为一个家,叫人还有些不安逸,可经理小仨已答应了,再过上两年,等公司真正有了实力,就给他们买大房子,买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这叫芝红有了很大的盼头。
芝红后来也办了病退手续,不再上班了,每天就全心全意的为儿子服务。
舟舟在学校没什么变化,学习成绩没有朝上走也没有朝下滑,学习一般的孩子老师是不会注意的,也就没给家长添什么麻烦,到省了金斗夫妇很多心。舟舟萨克斯的学习则是进步很大提高很快。离开了小院,舟舟就失去了小伙伴,旅馆里又没有小孩子,他就少了很多诱或,学萨克斯就认真了很多,一认真起来,就进步的快,老师原来夸奖只是鼓励性质的,不是你真的有多好,现在的夸奖是真的,他真的觉得舟舟有天赋,这样学下去,舟舟真是可以在全国拿奖的。芝红听的很是激动,这就是她盼望的,她也就更有信心了。
金斗自然也是非常高兴。从心里说,金斗并不是太喜欢现在的生活,钱虽然多了,可他的生活圈子完全变了,他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都离他远去,他的心里一直很是失落,唯有儿子的进步出息才能叫他实实在在的高兴起来。
在中国,父母活的都是儿女。儿女好他们就好,儿女有出息他们脸上就有光,他们日子过得也就舒心。他们一生幸福不幸福也基本都是由儿女决定了的,悲剧也往往由此而生。
金斗哥离开了工厂,一家搬离了小院,和当时的很多人一样踏进了商海世界。那几年他们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不为钱的多少发愁了,儿子也很有出息,往后的日子似乎会越来越好。
小仨的公司就是他们一家过上好日子的保障,公司好他们一家就好,公司不好他们一家就……这种事情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眼下的公司正处在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还准备租更大更气派的写字楼,招更多的人马,设立更多的部门,一切都在计划中。
可是不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
一天早晨,芝红和往常一样第一个起来,她一眼就看到门下的一个纸条。她捡起来,打开一看就傻眼了。
纸条是小仨写的——
“姐夫,公司不行了,国家查的厉害,这次我是躲不过去了,我再不走就又要进去了。你们也赶紧搬吧,不然你们会有麻烦的。”
金斗看着纸条半天没缓过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很快,但也发生了严重的三角债问题,就是各个企业个个商人之间你欠我的钱我欠他的債他又欠你的相互欠着,就像一条大锁链环环相扣的都把大家套住了动弹不得,这给国家经济的发展拖了后腿。政府就开始清理三角债了,而且是下大气力的清理,同时又严格取缔大大小小的皮包公司。这些皮包公司在社会上的口碑很差,老百姓很反感,因为那都是和特权挂了钩的,实力大有影响的皮包公司大都是**在经营,“官倒”一词在当时很盛行,指的就是他们。政府要整治,首先要清理的是没有背景后台不硬的为数众多的中小皮包公司,小仨的公司就在其中。
小仨的公司来路就不正,他心里很明白。他知道自己这次躲不掉,如果被查封,他要么坐牢要么就给人家还钱。三角债别人也欠他的,但他很鬼,别人欠他的少,而他欠别人的多,不是一般的多,因为他后面站的是金斗,别人都给面子好说话,购货物他不用预付款,倒手卖了他又拖着不打钱,他早就留着一手,就是为了以防不测,所以他手里攥着一大笔属于别人的钱。他知道自己这次躲不掉了,可又不想还别人的钱,更不想再去蹲大狱,就一跑了之了。
这一切金斗都蒙在鼓里,等什么都明白了,也晚了。
金斗一家还没离开,听到消息的债主们就来了,工商税务等政府执法部门也跟着来了,他们查封了公司,带走了金斗。直到天黑,他们才放过金斗,得出的结论金斗也是受害者,批评几句就让他回家了。
金斗一家哪还有什么家,旅馆也气咻咻地拒绝了他们再住一个晚上的请求。债主们虽然愤怒却也无奈,金斗被带走时,是那么的狼狈,这叫平时都是好友的他们生起了同情之心,也便纷纷离去。只有公司唯一的员工,那个守着办公室接电话的黄毛丫头,哭闹着不肯走,说是欠她的工钱,金斗给了她工钱,她还不肯走,又说是小仨睡了她,要给她补偿青春损失费,若是不答应,她就要去报警。金斗芝红都清楚是她自己在纠缠小仨,想要小仨娶她做老婆,小仨一跑,她的愿望落空了,就想多要点钱。为了息事宁人,金斗就说服芝红又给她加了些钱,她又嫌少,还要闹,芝红索性就让她去报警,她是真的生气了,已经都到这个时候了,一家人连个落脚地都还没有,还有什么可害怕的。黄毛丫头也就一跺脚的走了,再也没回来。